為扎實做好磴口縣2023年非成套住宅改造建設項目,解決城市居民住房問題,讓市民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37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事宜的通知》(內政發電〔2015〕25號)、巴彥淖爾市住房和城鄉委員會關于印發《巴彥淖爾市城鎮平房區和老舊平房區綜合整治改造指導意見》(巴住建委保發〔2017〕339號)等,結合磴口縣實際情況,現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理論,高度重視解決城市居民住房問題,始終把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作為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責,著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實現城鄉面貌和生活環境大為改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二、舊住宅區綜合整治原則
(一)因地制宜的原則。應結合地區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經濟和技術發展水平、民族習慣以及傳統因素進行修繕改造。
(二)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
(三)應滿足功能合理、設施完善、安全衛生的要求,既要有長遠規劃,又要量力而行,合理確定建設水平。
(四)建筑的造型追求一種新穎活潑、簡潔大方、錯落有致的藝術風格,充分體現了住宅平房區的人文特點。
三、舊住宅區綜合整治的必要性
2023年我縣計劃申報非成套性住宅改造項目4個,涉及改造1124戶,計劃總投資7023萬元,其中:縣醫院南側非成套住宅改造建設項目,計劃投資689萬元,涉及改造106戶;供電局北側非成套住宅改造建設項目,計劃投資663萬元,涉及改造102戶;二中西側非成套住宅改造二期工程,計劃投資2275萬元,涉及改造350戶;二中北側非成套住宅改造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396萬元,涉及改造566戶;
項目區內房屋大部分建成于90年代,相對整齊,但排污、供熱、供氣、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急需改造革新。
通過改造,將損壞的道路全部改造為混凝土路面或巷道工字磚硬化,配套建設獨立廚衛空間,配套設施改造、照明設施得到增設,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拆除私搭亂建,清理垃圾廢土,騰出場地建設休閑健身活動場所等等,居住條件改善了,環境優美了,身心也會愉悅,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將會自然提升。
四、舊住宅區綜合整治改造目標
(一)廚衛改造包括既有建筑物格局重新規劃,在現有建筑屋內分割出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并為其進行改水電,使其擁有完善配套的餐飲功能和洗衣、洗浴及如廁條件。
(二)管網改造,管網改造主要包括平房區給排水、供熱等地下管網改造工程。
(三)道路改造。道路改造工程包括道路、小街巷、路燈安裝(亮化)、綠化。
(四)環境治理。包括垃圾箱、果皮箱設置等治理內容。
改造后,對安全和使用矛盾突出的非成套住房每家每戶具擁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棚戶區內道路及巷道硬化通暢、平房區周邊照明設施,使其擁有成套住宅使用標準。
五、資金籌措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7023萬元,計劃以中央補助資金、基礎配套資金及地方財政自籌的方式進行資金籌措。
六、舊住宅區綜合整治具體措施
(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基礎設施整治內容包括:給、排水管道改造供熱管道改造、改造獨立廚房和衛生間、安裝路燈(亮化)、綠化、舊住宅區廣場、道路整修硬化改造、公廁等配套設施。
(二)舊住宅區公廁改造。
舊住宅區原有公廁均為旱廁,且年久失修,本次改造拆除原有旱廁,新建公共衛生廁所。平房區公廁采用砌體結構,墻體采用燒結多孔磚。
(三)危舊房、宅基地征收置換
平房區內存在部分不具備綜合改造條件的危舊房屋,予以征收,對于符合廉租房置換條件的住戶,給予征收置換。未施工建設的宅基地,同時一并予以征收,作為綠地使用。
七、舊住宅區綜合整治的社會評價
(一)本項目的實施,使居住條件惡劣的居民迅速擺脫住房困境,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在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中受益,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和相互關愛。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本項目對于磴口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整體建設和管理水平,形成布局合理、設施配套、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具有現代化特色的新城市,具有積極而現實的意義。
(三)本項目當地基礎設施完善,各項建設條件具備,完全可以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
(四)項目的建設中對城市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在項目的建設和規劃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使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